近年来,博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信贷扶持的突破口,建立长期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政策,围绕小微企业发展挥动“大手笔”,做好“大文章”,以“农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做实授信、做好对接、做新产品、做优服务,以“实、好、新、优”举措,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创出了银企双羸的新路子。截至2012年3月末,辖内小微企业886户,取得金融服务256户,金额58120万元,占全辖贷款总额12.84%,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持续增强,2011年促进辖区小微型企业实现55亿的营业收入,解决了全辖2439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做实企业授信,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过程中,该联社始终坚持把贷前调查和评级授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认真做实授信工作。今年3月中旬,该联社结合辖内企业经营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辖内小企业调查、授信、评级等工作,由联社领导班子亲自带队,带领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先后走访了博白县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西宝中宝畜牧有限公司、广西博白县宏利木业有限公司、博白县正扬农牧有限公司、博白县金沙瓷厂等2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深入企业摸底排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真调查收集企业业主个人信用状况、家庭收支状况、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技术水平、行业状况、贷款需求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在深入细致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存续时间、经营者素质、资信状况等因素进行评级授信,特别是对信用条件好的企业,在授信金额、期限、利率和担保条件上给予优惠,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保障,也为贷款投放做足了准备。
二、做好银企对接,为小微企业开渠引水。为进一步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平台,该联社班子成员及信贷人员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信用和资金需求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政府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定期不定期召开洽淡会、项目推介会等,加强银企沟通和彼此诚信,推动农信社和小微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农信社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创造了条件。今年以来,在龙潭工业园区、文地开发区召开项目洽谈会、推介会5次,共有20余家企业参加洽淡,达成贷款意向近1.5亿元。
三、做新信贷产品,增强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为大力创新力度,该联社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创新方向,大胆探索、悉心研究,本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的进取意识,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服务产品。如博白县是养猪大县,为支持该县养猪业发展,该联社把做强做大该品牌作为农信社金融服务的一个重点,多次深入养猪户调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养猪户因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而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养猪场,针对此情况,该联社创新推出生猪联保抵押贷款:一是以“农户联保+生猪抵押”方式组建联保养猪群体,按“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原则,根据养殖户信用评级状况,自主选择支持经验足、养殖上规模、信贷需求旺盛、无不良行为的养殖户。二是对诚实守信、养殖上规模(种猪数量50头以上)的养殖户,以其整个养殖场的资产作担保,以种猪头数(原种公猪3000元/头、原种母猪1500元/头)、养殖设备数量及价值为发放贷款额度参考,选择性地支持辖内生猪养殖户的发展。三是对于诚实守信、养殖规模不达要求的,如需求额度相对较大的,则采取提供必要财产作担保或以信用方式给予贷款支持,信用贷款一般控制在5万元以内,抵押贷款则视担保物价值而定。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定价。对参保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低于其他一般信用户10%以上。另外对入股社员在利率上继续执行低于同档次非社员10%的利率优惠政策,更降低了参保养殖户的经营成本。通过以上举措,该县养猪业得到了稳健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3月末,该联社共支持养猪户500多户,其中上规模养猪专业户型 123户,贷款金额103293万元,分别占全县农信社贷款笔数及余额的37.81%、23.87%。全辖生猪饲养量三年来达2500万头,出栏肉猪800万头,外销猪苗 200万头,实现经济利润10.8亿元,从而达到银企共嬴局面。
四、做优信贷服务,改善小微企业信用环境。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该联社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服务环境。一是推行“阳光信贷”。向社会公开业务操作流程和监督电话,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一站式”营销模式,上门为企业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客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切实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制。老客户申请贷款当天就给予贷款意向答复;新客户申请贷款三天以内给予贷款意向复,并在5个工作日办结。三是推行利率定价机制。根据有关利率管理办法,综合企业信用等级指标、单笔贷款额、经营收入等指标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标准及优惠标准,使发展前景好、经营良好、政策扶持的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四是推行“多位一体”服务。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从单一的信贷支持逐渐扩大到信贷、结算、信息咨询等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大、小额支付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网上银行、桂盛卡、短信通等新系统、新业务,使企业客户享受到服务的方便与快捷。
一、做实企业授信,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过程中,该联社始终坚持把贷前调查和评级授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认真做实授信工作。今年3月中旬,该联社结合辖内企业经营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辖内小企业调查、授信、评级等工作,由联社领导班子亲自带队,带领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先后走访了博白县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西宝中宝畜牧有限公司、广西博白县宏利木业有限公司、博白县正扬农牧有限公司、博白县金沙瓷厂等2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深入企业摸底排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真调查收集企业业主个人信用状况、家庭收支状况、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技术水平、行业状况、贷款需求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在深入细致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存续时间、经营者素质、资信状况等因素进行评级授信,特别是对信用条件好的企业,在授信金额、期限、利率和担保条件上给予优惠,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保障,也为贷款投放做足了准备。
二、做好银企对接,为小微企业开渠引水。为进一步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平台,该联社班子成员及信贷人员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信用和资金需求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政府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定期不定期召开洽淡会、项目推介会等,加强银企沟通和彼此诚信,推动农信社和小微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农信社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创造了条件。今年以来,在龙潭工业园区、文地开发区召开项目洽谈会、推介会5次,共有20余家企业参加洽淡,达成贷款意向近1.5亿元。
三、做新信贷产品,增强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为大力创新力度,该联社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创新方向,大胆探索、悉心研究,本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的进取意识,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服务产品。如博白县是养猪大县,为支持该县养猪业发展,该联社把做强做大该品牌作为农信社金融服务的一个重点,多次深入养猪户调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养猪户因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而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养猪场,针对此情况,该联社创新推出生猪联保抵押贷款:一是以“农户联保+生猪抵押”方式组建联保养猪群体,按“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原则,根据养殖户信用评级状况,自主选择支持经验足、养殖上规模、信贷需求旺盛、无不良行为的养殖户。二是对诚实守信、养殖上规模(种猪数量50头以上)的养殖户,以其整个养殖场的资产作担保,以种猪头数(原种公猪3000元/头、原种母猪1500元/头)、养殖设备数量及价值为发放贷款额度参考,选择性地支持辖内生猪养殖户的发展。三是对于诚实守信、养殖规模不达要求的,如需求额度相对较大的,则采取提供必要财产作担保或以信用方式给予贷款支持,信用贷款一般控制在5万元以内,抵押贷款则视担保物价值而定。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定价。对参保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低于其他一般信用户10%以上。另外对入股社员在利率上继续执行低于同档次非社员10%的利率优惠政策,更降低了参保养殖户的经营成本。通过以上举措,该县养猪业得到了稳健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3月末,该联社共支持养猪户500多户,其中上规模养猪专业户型 123户,贷款金额103293万元,分别占全县农信社贷款笔数及余额的37.81%、23.87%。全辖生猪饲养量三年来达2500万头,出栏肉猪800万头,外销猪苗 200万头,实现经济利润10.8亿元,从而达到银企共嬴局面。
四、做优信贷服务,改善小微企业信用环境。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该联社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服务环境。一是推行“阳光信贷”。向社会公开业务操作流程和监督电话,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一站式”营销模式,上门为企业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客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切实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制。老客户申请贷款当天就给予贷款意向答复;新客户申请贷款三天以内给予贷款意向复,并在5个工作日办结。三是推行利率定价机制。根据有关利率管理办法,综合企业信用等级指标、单笔贷款额、经营收入等指标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标准及优惠标准,使发展前景好、经营良好、政策扶持的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四是推行“多位一体”服务。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从单一的信贷支持逐渐扩大到信贷、结算、信息咨询等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大、小额支付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网上银行、桂盛卡、短信通等新系统、新业务,使企业客户享受到服务的方便与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