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做贡献 共筑中国梦”征文比赛二等奖
|
作者:邓冬立,男,1980年出生。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为南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西大分社柜员。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每个城市也有每个城市自己的梦想。今天,南宁的梦想就是成为区性国际城市,成为一个现代人居的典范。这个温暖的梦想,让人来了,就未曾想过离开。留下来生活的人们,喜欢这里温暖如家,喜欢半城绿树半城楼的风情,居住在此,随处都是满眼的盎然绿意,从心里感觉人和日子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2000年的夏天,在南宁安稳下来的堂哥,将年过五旬的伯父接来南宁一起生活。刚开始伯父是不太愿意来住的,城里没田种,来城里不成了吃闲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披星戴月把锄牵牛的乏味,他却乐在其中、悠然自在。
为了忘记思乡之愁,一有空闲,伯父就骑着自行车,“吱嘎吱嘎”地穿城而过,来到人民公园爬爬山,踩踩土,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卷在嘴里,吹起悠扬的乡间小调。累了,就来到几步之隔的园湖花鸟市场悠转,看看盆景树,嗅嗅花香,逗逗鸟、听听狗吠,和店铺里的老板闲谈几句,沉醉不知归时。
时间长了,伯父居然喜欢逛上了园湖花鸟市场,并意外地在一家销售小盆景树、小树苗、小花苗的店铺里找到了一份小工。工资不多,每月1000元,就是在店里打打下手,搬花移树,修枝剪叶,松土施肥。堂哥不同意伯父打工,担心他累坏了身子。伯父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农民的腰板没那么娇贵,这种活,权当活络筋骨。更重要的是,有活做,有收入,自给自足,没人敢笑自己是吃闲饭的人。
那个原以为已经失落的乡梦又回来了。早晨八点钟,伯父就准时推起自行车出发了。初升的阳光依然穿过枝杈和树叶,洒在路面上明亮而斑驳,满大街的绿意郁郁葱葱,树枝间嘹亮的鸟叫声此起彼伏,悦耳醉心。滚动的车轮、前行的人影,挟裹在匆忙的车流里,伯父走走停停,和身边所有赶路的人一样努力地蹬车,一步一步地向前进。
护理的工作虽简单却也忙碌。15平方左右的店铺里,阶梯式的木架分六层,挨挨挤挤地摆满了各种花卉苗木。浇一二层的小树苗时,伯父会整个身子蹲下来,左手托着洒水瓶的底部,右手轻轻地压瓶塞,自上而下慢慢地喷洒水雾,直至小叶挂满晶莹的小水珠。三四层的花卉施肥也不容易。先依据花卉的长势,再估量要放多少颗粒的花肥料。长得茂盛的,随意洒几颗就够了;长得差一点的,还得拿个小铁铲,先松松土再施肥。最困难的,莫过于将五六层的小盆景树搬下来修枝剪叶。小盆景树踮尖单手可以勾下来,大一点的盆景树则得站上椅子得要双手接捧,这对年过五旬的伯父来说,也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手工活。偶尔有空暇时,伯父也不愿多休息一会,而是跟随老板的小货车,来到三塘镇的花卉苗木综合批发集散地采购,一来二去也与一些种植经营户成为了好朋友。
采购搬运,落货上架,浇水施肥……,单调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伯父却不厌其烦,欣喜地看着那一盆盆绿色走进了千家万户。2011年3月10日下午6点,由于配合南宁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给予了伯父十年充实和快乐的园湖花鸟市场,永久关闭了。伯父那个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翠绿乡梦,再次黯然失色。
清闲下来的伯父终究是忘不了那段青葱的园湖岁月,为了解闷,他隔三差五地去三塘镇的花卉苗木综合批发集散地会会老朋友。“南宁打造绿城,创建全国森林城市,眼下城市道路在不断扩大、楼盘小区发展迅速,这些都需要花草树木来装扮,你想想,我们的市场很大呀!”不少种植经营户朋友都鼓励伯父来这里和他们一起创业。因为在政府的推动下,这个批发集散地也正一点点地华丽变身,成为了“十里花卉长廊”,将分散在邕武路边、三塘镇各村坡的花木种植园地,串联起来形成了片区产业化发展。
听着种植经营户老朋友有条有理的分析,看着眼前郁葱茂盛的树苗,伯父那个黯淡多日的乡梦又复活了。经过参观其它种植园,仔细对比,伯父决定试种扁桃树苗。扁桃树耐旱耐寒、容易生长、质优丰产、经济价值也高;同时它还是南宁的市树,有较广阔的销路。伯父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11年秋季,正是扁桃树定植的良好时机,伯父掏出了自己打工十年攒下的8万多元,在三塘镇福禄村租下了10亩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
伯父结满老茧的大手又重新握起了锄头,厚实的双脚又重新沾满了泥土。晶莹的汗珠不时滑过他黝黑通红的脸颊,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脚下这片深情的土地。每每遇到种植上的困难,从移植株的行距到栽培的深度,从肥料搭配到强度修剪,伯父总是第一时间请教经验丰富的老种植户。树苗一天天地茁壮生长 ,伯父也渐渐感到自己就如眼前的小树苗一样,需要更充沛的阳光。2013年春天,伯父和其他几位种植户,改变了以往零散的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加入到十里花卉长廊的花木专业合作社,获取了更加强大的生产发展新力量。
更让人鼓舞的,是兴宁区党委、政府在十里花卉长廊掀起了党员“双带双帮”扶持活动:“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党员帮助致富户加快致富”、“党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业服务中心、林业、水产畜牧业等农事部门的党员们,深入到各个种植经营户的基地田头,耐心细致地提供花木产业技术指导、生活经营等诸多实用的帮扶服务。一枝独秀开始凝聚成了满园春色。据悉,目前该长廊有生产经营企业300家以上,种植面积3.5万亩,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就业人员3700人以上,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2200万株以上,2013年的产值达到了12亿元。
阳春三月的清晨,乍暖还寒,伯父和我们漫步在南宁干净整洁的街道上。高楼鳞次枇节,掩映在四季苍郁的绿意里;花团锦簇,不时散发出一股股沁入心扉的清香。路旁的扁桃树树干笔直,绿冠如伞。那一朵朵淡黄色的花朵错落有致地盛开在绿冠中,点染成一道如诗似梦的风景,美丽耀眼。“你看到的这些鲜花绿树,很多都是在我们十里花卉长廊里种的呢。明年开春,我的扁桃树也可以装扮南宁了!”花甲之年的伯父,此刻眼里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蹒跚的步履也变得轻盈起来。
我突然感到心头一热,荡气回肠。是的,劳动的人是幸福的,为梦想而劳动的人,更是幸福的。时光荏苒,我们终会老了那副身躯,终会老了那双眼睛,但脸上那抹幸福的微笑,依然如身旁阳春三月里的扁桃花一样美丽而耀眼。因为一个崭史机遇,正把南宁建设成为更加美丽、富饶、和谐的人居家园;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已如一棵茁壮的树苗根植在南宁这片沃土里,开始强劲地伸枝散叶,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