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的一个圩日,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名农民急冲冲地向着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倒水信用社走去。
他们是夫妻,名叫梁金泉和黎翠华,来自倒水镇三贵村。今年年初,他们果场的砂糖橘销售不理想,导致春种的化肥、果园建设资金没筹足,因此,他们要到农信社找信贷员商量,看看能否借到一笔5万元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
在农信社的信贷室里,黎翠华见到正在值班的信贷员黎衍楷,立即走到他跟前,说明来意。
黎翠华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和黎衍楷接触,早在2005年和2011年,他们先后在农信社各借贷1万元,为他们办手续的正是黎衍楷。
“阿衍,我们已经没有抵押物了,能不能借到钱?”黎翠华他们小心翼翼地问黎衍楷。
“不用急,我看看能不能为你们办信用贷款。”黎衍楷细心地倾听了黎翠华他们的需求后,立即请示上级,并拿出申请贷款的表格让他们填写。
信用贷款的特点是无抵押、无担保,通过信贷员、金融机构的评估,就能贷款。正因为信用贷款没有抵押、没有担保,对信贷员而言,压力就更大了,他们必须做出精确的评估,准确判断借贷人的还款能力。
了解黎翠华她们两次借贷的良好还贷记录后,黎衍楷开始了深入调查和评估。
“阿衍,春种到了,我们急着借钱,能尽快办下来吗?”黎翠华直言。
“我立即到你家和果场看看!”雷厉风行的黎衍楷当机立断地说。
10多分钟后,黎衍楷便开车来到黎翠华在倒水镇大同村承包的果场。
“这就是我们的果场,有20亩,4年前开始种植砂糖橘。去年挂果了,有5万公斤。”黎翠华一边带路,一边指着山边的果场,主动介绍情况。
黎衍楷一边听,一边记录。
“去年果场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贷款的用途是什么?”……黎衍楷不断地发问,并记录着。
绕着果场走了一大圈后,一同前往果场的信贷员为黎衍楷和黎翠华在果场前拍了张合照。
“这是我们留作影像资料使用的,作为上级审批的依据之一,今后还要存档的。”黎衍楷介绍说。
跟接着,黎翠华带着信贷员来到她家所建的房屋。
走在村道上,不断有经过的村民向黎衍楷打招呼。
黎衍楷在倒水镇农信社已经工作了23年,走过倒水镇所有的村庄。在他所负责借贷业务的9个行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认识他。
“每年最忙是春季和秋季,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村里。”黎衍楷说。
深入基层的黎衍楷,对农户的情况非常熟悉,做出的评估也非常精准。经他办理的信用借贷百分百收回,没有坏账。
考察了黎翠华家的房屋、面谈并照相后,黎衍楷匆匆赶回农信社。经测评,黎翠华他们的分数为98分,信用等级为优秀,按规定可以进行借贷。黎衍楷立即着手为黎翠华他们赶材料。在花了近一小时做详细的调查报告后,黎衍楷又跑前跑后为农户整理了20多页的借贷材料,其中包括了农户的身份证复印件、土地承包转让协议书等。
最终,在下班前,审批顺利进行,黎衍楷办妥了黎翠华他们借贷的所有手续。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黎翠华他们借到了5万元,解决了春种的资金问题。“谢谢,谢谢!真是太及时了,农信社给我家的贷款真是‘及时雨’!”拿着贷款到账的存折,黎翠华他们握着黎衍楷的手,不断反复着这句话。
说话间,黎衍楷的电话响起,一家猪场打算贷款,催促他过去看看情况。黎衍楷又准备出发去做调查和评估了。
黎衍楷说,这就是作为基层信贷员的日常工作,为农户和个体商户提供金融服务,让农户们过上好日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是夫妻,名叫梁金泉和黎翠华,来自倒水镇三贵村。今年年初,他们果场的砂糖橘销售不理想,导致春种的化肥、果园建设资金没筹足,因此,他们要到农信社找信贷员商量,看看能否借到一笔5万元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
在农信社的信贷室里,黎翠华见到正在值班的信贷员黎衍楷,立即走到他跟前,说明来意。
黎翠华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和黎衍楷接触,早在2005年和2011年,他们先后在农信社各借贷1万元,为他们办手续的正是黎衍楷。
“阿衍,我们已经没有抵押物了,能不能借到钱?”黎翠华他们小心翼翼地问黎衍楷。
“不用急,我看看能不能为你们办信用贷款。”黎衍楷细心地倾听了黎翠华他们的需求后,立即请示上级,并拿出申请贷款的表格让他们填写。
信用贷款的特点是无抵押、无担保,通过信贷员、金融机构的评估,就能贷款。正因为信用贷款没有抵押、没有担保,对信贷员而言,压力就更大了,他们必须做出精确的评估,准确判断借贷人的还款能力。
了解黎翠华她们两次借贷的良好还贷记录后,黎衍楷开始了深入调查和评估。
“阿衍,春种到了,我们急着借钱,能尽快办下来吗?”黎翠华直言。
“我立即到你家和果场看看!”雷厉风行的黎衍楷当机立断地说。
10多分钟后,黎衍楷便开车来到黎翠华在倒水镇大同村承包的果场。
“这就是我们的果场,有20亩,4年前开始种植砂糖橘。去年挂果了,有5万公斤。”黎翠华一边带路,一边指着山边的果场,主动介绍情况。
黎衍楷一边听,一边记录。
“去年果场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贷款的用途是什么?”……黎衍楷不断地发问,并记录着。
绕着果场走了一大圈后,一同前往果场的信贷员为黎衍楷和黎翠华在果场前拍了张合照。
“这是我们留作影像资料使用的,作为上级审批的依据之一,今后还要存档的。”黎衍楷介绍说。
跟接着,黎翠华带着信贷员来到她家所建的房屋。
走在村道上,不断有经过的村民向黎衍楷打招呼。
黎衍楷在倒水镇农信社已经工作了23年,走过倒水镇所有的村庄。在他所负责借贷业务的9个行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认识他。
“每年最忙是春季和秋季,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村里。”黎衍楷说。
深入基层的黎衍楷,对农户的情况非常熟悉,做出的评估也非常精准。经他办理的信用借贷百分百收回,没有坏账。
考察了黎翠华家的房屋、面谈并照相后,黎衍楷匆匆赶回农信社。经测评,黎翠华他们的分数为98分,信用等级为优秀,按规定可以进行借贷。黎衍楷立即着手为黎翠华他们赶材料。在花了近一小时做详细的调查报告后,黎衍楷又跑前跑后为农户整理了20多页的借贷材料,其中包括了农户的身份证复印件、土地承包转让协议书等。
最终,在下班前,审批顺利进行,黎衍楷办妥了黎翠华他们借贷的所有手续。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黎翠华他们借到了5万元,解决了春种的资金问题。“谢谢,谢谢!真是太及时了,农信社给我家的贷款真是‘及时雨’!”拿着贷款到账的存折,黎翠华他们握着黎衍楷的手,不断反复着这句话。
说话间,黎衍楷的电话响起,一家猪场打算贷款,催促他过去看看情况。黎衍楷又准备出发去做调查和评估了。
黎衍楷说,这就是作为基层信贷员的日常工作,为农户和个体商户提供金融服务,让农户们过上好日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