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抗日神剧大行其道,“手撕鬼子”等雷人的桥段不断上演,剧里的中国士兵杀敌如同砍瓜切菜,毫不费劲。可以说,这样的神剧只不过是阿Q精神的一种极端再现罢了,如果侵华日军如此“好打好杀”,那么抗日何须八年?八天即可!
值此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重温了一部抗日老电影——《铁血昆仑》,又不禁感慨万千,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无数不屈的先烈为民族谋生存,为国家谋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参加抗战的中华儿女们,他们有的虽已与世长辞,或已是风烛残年,但他们的抗战精神永垂不朽,当为后人所铭记。何为抗战之精神?抗战精神是不畏强权,是百折不挠,是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
重温这部电影,我想起了大学时的昆仑关之行。大二时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去昆仑关,去时带着好奇与求知,回时带着缅怀和感慨。
记得准备到昆仑关的时候,远远可以看见一根通天塔,高耸入云,却不知是什么。
到了昆仑关,双目四下扫射,只见昆仑关周围的山脉雄奇险俊,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气概。那里很宁静,没有娱乐场所,也没有大批的游人,只有几个小村落,零零散散地睡在大山里。稻谷黄了大片大片的田野,村民们在勤勤恳恳地收割,孩子们在地里打闹着,身后跟着摇尾巴的小狗。阡陌之中,鸡犬相闻,祥和的农家生活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个见证过历史和奇迹的古战场,特别是七十多年前抗日的连天烽火。
昆仑关是桂南的大门,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从1939年末到1940年初爆发了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昆仑关之战。我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也继续游走在昔日的战场中,渐渐地闻到了硝烟的气味儿。
我在北门停了车,脖子上挂着相机,走上了昆仑古道。芳草中刻着“昆仑古道”的石碑上,一个小孩坐在上面吃饭。石碑虽磨损了,那四个字也依稀可辨。抬眼望,山坡坡度很大,是一条天梯,白白的。前边的大理石门正中央的“气壮山河”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是这个古战场的开始。往山上一直爬,顶头是杜聿明将军的记事碑,记载着这场血战,碑上的一个个字,便是一滴滴血,血肉堆出来的壮丽篇章读起来令人深为震撼。再往前,就近距离看见了那高入云霄的“通天塔”,原来是第五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上很醒目的“碧血千秋”“气吞山河”的题字映入眼帘,阵亡烈士的英魂和昆仑关的青山绿水永远相伴了,在这片他们曾经洒过热血和荣光的地方。
1939年,侵华日军为打通北上道路,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同时切断桂越公路,夺取了昆仑关。国军为粉碎鬼子阴谋,杜聿明将军阵前请缨,誓要夺回昆仑关。参战的中日两军,均为王牌部队,国军为机械化美军装备部队第五军,日军为关东军第五师团,即“钢军”板垣师团,“双五”会战,打得异常惨烈,血肉横飞,草木为之失色,天地为之含悲。这是一首悲壮的战地交响曲,鲜血,炮火,子弹,刺刀,都是其中的音符。天空,红了:大地,红了:眼睛,红了。
“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鸦片战争以来,外族的刺刀炮弹永远也亡不了泱泱华夏,因为,不管世道如何乱,总是会有仁人志士站出来,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尽管会被敌人的子弹穿破头颅,尽管会被炮弹炸得粉碎,尽管会被刺刀捅得肠流满地。我们知道,那死去的是肉体,而不死的是民族的忠魂。
纪念碑前,两个阿婆围着要我买香火,此情此景,也确实想给烈士们“略表心意”,便焚香祭奠那远去的英灵。壮哉我中华赳赳烈士,魂兮归来,伏维尚飨。
香烛的气味和烈士的纪念碑让我想到了生和死的问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每个人都会死,有人死得壮烈,千古流芳,有人死得卑微,像烂泥般被人踩在脚下,更多的是死得平常,既无风雨也无晴,以一堆黄土的形式,告别这个世界。死,每个人都怕,于是有了避讳,把死叫做驾崩,西去,薨,圆寂……不管怎么叫,其实都一个样,就是肉体永远地死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伟大的死,叫牺牲。这样死的人是永存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不死,因为这种死重于泰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信仰……
祭奠毕,在山上见一个穿着旧式军装的老军人,和他聊了聊,请他指出当年打得最激烈的战场。手指处,是一片陡峭的高地。去爬了爬,甚是费劲,修了石板路尚且难爬,何况是当年仰攻的第五军将士……
夜幕准备降临,天阴沉沉的,我的神思回到了那个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昆仑关隘血雨腥风的年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前仆后继的战士,带着对民族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冲锋在前,死不后退,纵使血流成河也视死如归,在所不惜。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坟墓旁。
一个长满荒草的墓卑微的坐落在昆仑关上,那是被击毙的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的墓。一个武士道狂人,军国主义分子的墓,跟阵亡将士们的纪念碑比起来,是那样的渺小得可以忽视掉。
我离开了,带着感慨。
铁血的昆仑,见证了不屈的华夏。昆仑关,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地方。忘记过去的人,终将会被后人所忘记。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眠于此的赳赳烈士,会得到永恒。老兵不死,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为人们所熟知,但也许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华夏的生死存亡关头洒过热血。我相信,这片土地仍然在沸腾,尽管它表面上很安静,安静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哪儿,发生过什么事。
铁血昆仑 不屈华夏
作者:灵山联社 黎桂利 日期:2015-06-04 17:57:05
- 上一篇:铭记抗战历史,共筑强大国防
- 下一篇:听老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