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3日,灵山联社附城分社当班柜员以高度的警觉心和责任心,通过主动询问、劝导和解释,成功阻止了一起通过电话和短信方式进行金融诈骗案件的发生,为客户避免资金损失6000元,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扬。
23日上午10时许,灵山县灵城石龙村委会十一队村民蒙某来到位于灵城六峰路171号的灵山联社附城分社营业厅办理业务。蒙某对当班柜员说要打钱给别人,但是她不会写无折存款凭,柜员建议蒙某,说她可以请子女来代办。蒙某神色慌张地说“那个人打电话讲不要讲给第二个人听。”蒙某的异常状态引起当班大堂经理的注意,便主动询问,经一番了解,原来蒙某头一晚接到自称是她女婿叫打的电话,告知她女婿在钦州某宾馆被扣留,银行卡及现金全被缴去,要她火速打6000元给宾馆工作人员,宾馆才肯放人,并再三叮嘱蒙某不要告知其他人,更不要讲给子女听,否则女婿就有危险。蒙某爱女心切,深信不疑,一早就从村里搭公交车来到县城信用社汇钱。
通过蒙某的讲述,结合平时所学习的电话诈骗典型案例,分社当班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电话诈骗案。当班柜员走出柜台配合大堂经理开导蒙某,建议她先打个电话给儿子或女儿联系,核对事实。老人儿子在电话中称根本不知道此事,说蒙某要汇钱的收款方也是不认识的人。分社柜员通过系统查询,得知收款人为王茂杰,四川籍人,账户开户机构在南宁。在此期间,狡猾的诈骗分子还一次次打电话给蒙某,催促蒙某快汇钱,分社大堂经理替蒙某接听来电,巧妙与诈骗分子周旋,识破诈骗分子诈骗行为。经过信用社工作人员耐心解说,蒙某还是担心万一情况属实,女婿有危险,而心存顾虑。分社工作人员立即与蒙某儿子联系,蒙某儿子与女儿赶到,确认无此事发生,终于消除了蒙某的顾虑。至此,附城分社成功阻止了这起电话诈骗,帮助蒙某避免了资金损失。
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诈骗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附城分社建议信用社同事,在平时业务办理中,多一点善意,多一份责任,主动提醒广大客户,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短信、电话,凡涉及汇款、转账要求的,应与本人进行核实,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如果拿不准的,要及时联系家人或到附近银行咨询,防止电话诈骗事件的发生,避免客户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