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西农信社多措并举,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结合行业特点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质效,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用行动彰显广西农信社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领头羊的责任与担当。
动员部署有“速度”。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自治区联社党委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全区农合机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是否有成效的“试金石”。以“一三五”工程为抓手,坚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政治引领到位、指导督导“三到位”,推动载体、方式、形式的“三个创新”,打造“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亮岗组队联建”“智慧金融让群众少跑腿”三个品牌,实现打造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三个突破”。
服务地方有“深度”。金融服务,服务的是民生。一是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贷款贵”问题。主动对接企业,加大“桂惠贷”投放力度,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桂惠贷”金额437.42亿元,实现全区金融机构投放金额、投放户数、信用贷、投向涉农、投向小微、投向民营等“六个第一”,直接降低区内企业融资成本8.89亿元。二是解决脱贫人口“贷款难”问题。广西农信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6月末实现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0195户、金额4.58亿元,在全区金融同业和全国农信系统均居首位。三是解决贷款产品“品种少”问题。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创新推出“乡土味”贷款产品,如“甜蜜贷”“香蕉贷”“芒果贷”“金猪贷”等乡村振兴系列信贷产品。四是优化代收代付金融服务。与广西电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城乡特别农村地区代收电费业务,今年1-6月累计代收社保费774.87万笔,金额30.3亿元,代收电费2408.75万笔,金额21.82亿元,代收水费160.20万笔,金额0.85亿元。
便民惠民有“力度”。如何使金融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7月26日,广西农信社与自治区大数据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等联合上线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信息系统,接入政务共享数据,实现个人信贷业务“无纸化、线上化、移动化、标准化”全流程业务管理,改变了以往客户必须往银行跑才能完成信息采集和授信流程的模式,在家就可以完成贷款申请发放,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在线上办理业务。
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养老金发放该怎么办?为了让广大退休人员少跑腿,广西农信社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充分利用“社银直连平台”,协调外部数据共享,开发上线养老金到账动态提醒服务,惠及29.58万离退休人员。下一步,广西农信社到账短信动态提醒服务将逐步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定期待遇领取人员,实实在在地提升便民服务力度。
志愿帮扶有“温度”。七月初,广西龙胜县城各地普降暴雨,被暴雨冲刷出来的淤泥、垃圾分散在街道上、桥涵中和小区内,严重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龙胜农商行迅速组织员工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清扫行动,重建美丽家园,践行社会责任。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秩序,龙胜农商行迅速发行3000万规模“商富贷”助力商户恢复经营。7月中,阳朔农合行青年党员蒋林斌利用公休假期加入桂林蓝天救援队,与10名队友赶赴河南卫辉市参与抢险救援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彰显广西农信有温度、有情怀的大爱与担当。广西农信社以“亮岗组队联建”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4970个,党员责任区2235个,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等7320支队伍;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实事联抓、难题联解等共建活动52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