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是全县34.4%,是一座以瑶族文化为载体的多民族聚居城,当地茶山瑶、山子瑶、盘瑶、花篮瑶民占绝大多数,因为是全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地方,具有“天下瑶都”之称。圣堂山,广西第二高峰,海拔1979米,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子出落在金秀瑶族自治区的大瑶山中,她的神秘色彩与一年四季迷人的景色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长垌信用社便坐落在圣堂山脚下,60年来如一日,始终坚守在“三农”最前沿,用大爱和对事业的赤诚,为山乡的瑶族同胞服务,为当地“三农”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炼”就意志坚强的农信人
金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长垌乡又是该县较为贫困的乡镇,管辖7个村民委53个自然屯、213平方公里,均属山区,全乡5956人,地广人稀,长垌信用社虽然距离金秀县城只有28公里,但近几年才修了三级公路,多年来都是狭窄的小路,路陡坡多,往返极为困难。长垌乡的很多村屯都是依山而建,乡村道路弯弯曲曲、狭窄而陡峭,山民运载物资只能肩扛背驼,信贷员下村只能步行,而且跋山涉水,成本高效益低。目前有5名员工。截至2014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429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17万元,贷款户498 户,分布在53个村屯(山头)。几十年来,长垌信用社一代又一代的员工传承着无私付出、默默奉献的服务理念,不断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始终坚守在大瑶山深处,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份责任,那一份信念——大力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助农致富。正因为有着这一份责任和信念的支撑,长垌信用社的员工面对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工作,仍能保持着微笑,为长垌镇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长垌最远的一个自然屯—— 桂田屯,骑摩托车前往也需要两个多小时。有一次,有一位信贷员骑摩托车去桂田村做调查,差点迷了路,由于山路坑坑洼洼又泥泞,摩托车一路打滑,到达村民家后半个多小时双手还在不停地颤抖,吃饭时筷子都拿不稳。因为处于大山深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下村调查时,时而风时而雨时而晴是常态,下雨后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常见的事。长期以来,信贷员需要下村去进行贷款调查、核实农户情况,一人前往走几十里山路,人身安全成为社里最为担心之事。往往早上出发的时候路面还是完好无损的,回程时路面已堆满了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或土方,堵住了回家的路。回不去只能到村民家借宿。有一次,一个信贷员到一瑶家借宿,由于瑶家生活很困难,晚上盖的被子只能盖到肚子,一个晚上冷得无法入睡。艰苦的环境最能磨砺人的意志,基层的日子不仅艰苦、乏味,而且还很寂寞,白天上班晚上值班,大家都是足不出社、以社为家的。既然选择了事业,对家庭总是有太多的愧疚,家在外地的员工与家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是节假日也要坚守在岗位上。正因为有了基层一线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家人的默默支持,信用社才能坚守并发展壮大到今天。
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乡村公路建设,乡村道路基本硬化,信贷员虽然可以骑摩托车下村了,但各屯分散在各山腰上,往往一周才调查完一个片区。借助国家助农惠农政策,长垌信用社积极推出各项金融服务。2013年,金秀联社在全县辖内7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的便民助农服务点,在有条件的村屯安装桂盛通POS机,免费安装桂盛通POS机并提供点钞机、打印机等设备,让当地村民在村里就可以轻松办理存取款及转账业务,让广大山区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山民由衷地说,只有信用社才想到我们出山存取钱难,信用社才是我们的贴心人。
“贷”富一方瑶山民
长期以来,长垌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信贷资金投放理念,发扬“背包银行”精神,下乡收存款、放贷款,只要农民有信贷需求,不管路途遥远都要下村调查。从九十年代起,积极投放贷款引导当地山民种植八角、生姜等,竭尽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使许多山民走出贫困。截止2014年12月末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953万元。
长垌乡道江村屯西屯距离县城16公里,离乡政府15公里,全屯32户,属盘瑶居住村屯。该屯村民勤劳、朴实。多年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生姜种植。2010年全屯生姜种植就实现了总收入达200多万元,人年均收入达1.56万元,2011年突破2万元。屯西屯的村民长期以来与长垌信用社都有信贷关系,近10年来,长垌信用社向屯西屯农户累计发放贷款近500万元,借款户绝大部分能按时归还借款本息,32户贷款户中仅有1户有过逾期记录,信用户达到了97%,远远超出了创建信用村信用户要达到80%的标准。道江村屯西屯成为长垌乡第一个“信用村”,2012年10月举行了揭牌仪式。通过创建“信用村”,减少了贷款审批环节,简化了农户贷款手续,提高了放贷效率,保证了农用资金的及时投入。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并按照信用等级,核定贷款额度,并及时发给农户“信用贷款证”,农户持“贷款证”、身份证及户口本,便可随时办理贷款。长垌信用社还按照县联社对“信用村”农户制定的重点倾斜政策,尽量满足“信用村”农户的资金需求;对“信用村”农户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即在同等条件下,持“信用贷款证”的农户,农业贷款利率比不是“信用村”客户的优惠10-20%以上。
长垌乡主要依靠茶叶、生姜、八角等传统农产品种植。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不仅有着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长垌乡地质古老、地形复杂,风光绚丽、景色迷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大瑶山5个瑶族支系中,长垌乡就有茶山瑶、山子瑶、盘瑶和花篮瑶4个支系。瑶族文化丰富多彩,如举行跳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绝技表演。独特的瑶族风情文化和神秘的瑶族民间绝技以及温和的气候条件成为长垌乡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比如溶洞村背靠圣堂山,全村有43户,人口169人,依托天然的地理环境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该村有农家乐8家、18家茶山瑶背包客栈及4家家庭式宾馆。近年来,溶洞村的贷款由以前不到10万元增加到了目前的近200万元。
平孟村青山屯的蒋易良为人老实,2010年他从外地打工回来,带着身上仅有的5000元积蓄来到信用社申请10000元贷款买茶苗种茶叶。经过信贷员调查了解之后,决定给他发放10000元的信用贷款。由于蒋易良勤劳肯干,人缘好,茶叶销路好,10000元的信用贷款还没到期就全部还完了。紧接着的几年里,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后来又在长垌信用社申请了几次贷款,都已还清。他富起来了,又在村里带头养起了娃娃鱼。平孟村青山屯这个仅有34户人家的自然屯,养殖娃娃鱼的村民就有30户,在长垌信用社申请获得贷款的超过30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养殖村。在信用社多年的扶持下,蒋易良不仅盖起了新楼房,还买了两部车子,他常说:“没有信用社的贷款支持,就没我今天的好日子,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果说是圣堂山的仙气与灵气孕育了勤劳善良的瑶山人,那么,信用社就是带富一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多年来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急山民所急,想山民所想,为山里的农民发展致富,一代又一代,无怨无悔地忙碌于大山深处,被山里老百姓尊称为“财神爷”!
“瑶山是金,瑶山是银,金丝银线绣成瑶山的景哎…”一首《乡哩歌》唱出了大瑶山人民对瑶山的热爱之情。这里虽然山高路远、贫穷落后,但是这里的农信人与所有瑶族同胞都热爱生活,心怀梦想,渴望共同过上好日子。
大瑶山深处的“农信人”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长垌信用社
作者: 日期:2015-07-09 09:51:17
- 上一篇:一位76岁老人的感谢信
- 下一篇:大山深处的信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