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志不忘国恩深

作者:柳州市区联社 汪汀    日期:2015-06-04 18:24:07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稿件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我和家人在公园里踏青。春日的暖意让我举步不前,斜坐在木凳上看着表弟表妹们嬉戏。突然,表妹大喊一声:“姐姐,你看,有解放军哦!”我抬头一看,有位穿着军服的老年人在儿女们的陪伴下从远处走来。老人手上拿着花束,缓缓向烈士陵园走去。“姐姐,他们去干什么啊?”“我们也去那边看一下,行吗?”表弟表妹们的问话让我无法拒绝,只能牵着小朋友们往烈士陵园走去。
    进了烈士陵园,好奇的孩子们看着穿军装的爷爷祭拜战友,忍不住又七嘴八舌起来“姐姐,他在干什么啊?”“他拿花花给谁啊?”我蹲下身子,轻声对他们说“孩子们,爷爷是在看望他的老战友呢。爷爷的战友们可是帮我们伟大的国家做过贡献的哦!白色的花花就是送给他们的呢!”“那他们做了什么贡献呀?”年幼的表弟很好奇地挠了挠头,大声问道。“呵呵,我们打过好多坏人呢!”祭拜战友的老军人站在纪念碑前骄傲地说,岁月的沧桑没有抹去他剑眉星目的光华。老人的儿女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席地而坐,健谈的老人眉飞色舞地说起属于军人们的光辉岁月,让我们这群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烽火连天的侵华年代,老人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战争让他沦为孤儿,收养他的穷亲戚为了不让亲生儿子去当日本兵要抓的壮丁,就把刚长到十一岁的他给送给日本兵的挑夫队。没过几日,面黄肌瘦的他支撑不住身上沉重的竹筐病倒在路边。凶恶的日本兵叫其他挑夫接过这孩子身上的担子后就把这可怜的孩子一脚踢进路边半人高的草丛中,让他自生自灭。所幸的是,一个独居的山民下山采药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并把他救出了鬼门关。于是,这个瘦弱的孩子多了一位慈爱的养母。当这孩子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他看到解放军们在山下铺设铁路运输抗战物资,于是,怀着对日本鬼子深深的仇恨,他毅然向养母辞行,下山投入军队开始抗战生涯。老军人激动地站起来描述他经历第一次突围行动。当时比他年长不了几岁的几位班长把他和一些弱小的战友们推开,率先冲上山坡伏击鬼子。班长们奋不顾身地掩护战友,战士们汗流浃背地浴血奋战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朴实的乡亲们挑着竹担从山下赶来帮忙。看着乡亲们不畏艰险地四处奔走救助伤兵,捧着乡亲们送来的热腾腾的芋头,很多战士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接着老军人又绘声绘色地描述起伏击战的情形:一群凶恶的敌人指使一个年迈的乡村老人带路。衣衫褴褛的老人踉踉跄跄地带着敌人走进我军的包围圈中。当枪声响起的时候,老人不但不逃往安全区域,反而毫无惧色地死死拖住想撤退的敌军将领。老人英勇的举动深深感动了每一位战士,大家冲上前去,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当大家找到满身是血的老人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老人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叮嘱身边的战士们一定要打败敌人,大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所有的战士都不约而同地脱下帽子向老人致敬送行。老军人哽咽地说道,从他参军开始他就坚信了一点:中国人民的团结是不可摧毁的!团结的人民筑起的国防线抵挡得住所有的入侵!时至今日,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军人看到街边贩卖的糯米饭就想起了跋山涉水的征途中乡亲们送来的用蕉叶包着的糍粑,当看到的路边的裁缝作坊就想起了当年情同手足的战友们在篝火边边唱军歌边一针一线缝补衣衫,当看到年轻的父母扶起摔倒在路边的孩子时就想起受伤的首长坚持搀扶年迈的乡亲在狭小的山道上蹒跚而行……每年,这位老军人都会坚持来烈士陵园祭奠他的战友们。老军人会向九泉之下的老兄弟们自豪地汇报当今中国的发展情况。一说起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文化,不少年轻人还掌握了电脑技能并踊跃参军时,老军人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轻抚着着墓碑上昔日熟悉的名字,老军人就忍不住一再叮嘱身边的孩子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再艰难也不能忘记报效祖国!
    听完老军人的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们中国人怎么能忘记那段屈辱岁月里所受的苦难,怎么能忘记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少年强则国强,团结就能向上。我蹲下身子,轻轻对表弟表妹们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今天爷爷说的话哦,争取早日投身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去!”“姐姐,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努力的!”表妹的话引得大家发出爽朗的笑声,笑声久久回荡在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