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农户日益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广西农信联社在加大传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授信限额基础上,大胆探索,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工夫,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信贷产品,大力推行适合农村地区的抵质押贷款,支持农民和农村企业把拥有的各种权利和资产转化为发展生产的“真金白银”。
“三农”发展融资的现状,往往是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程度的一个折射。
7月中旬,为进一步了解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及金融服务“三农”状况,记者来到南宁、玉林和百色市的一些县、乡、村实地调研。经调查发现,随着这些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新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这一农业高度集约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土地的高度集中又为农业融资担保创造了条件。
实际上,对于由于“担保难”、“抵押难”造成的贷款难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合社(以下简称“广西区联社”)在近几年改革中的每一个探索和由此发生的新变化都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注解。
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走马南宁市隆安县,记者透过车窗望去,沿路都是成片绿色的香蕉树林映入眼帘。香蕉种植产业化已经成为隆安县最靓丽的名片之一。然而,这特色产业化的开辟,政府是总设计师,农业龙头企业是开拓者,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又使出了什么样的解数,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创新的路径首先是要扩大抵质押物范围。”隆安县信用社联社理事长黄治强告诉记者。
据黄治强介绍,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贷款难、缺乏抵押担保物等问题,隆安县信用社联社以广西区联社“金香蕉助业贷款”为切入点,通过农业龙头产业公司的带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创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广大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隆安县信用社联社对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家庭农场、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发放的,以依法取得的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的一种贷款。
全国最大的香蕉标准化产业基地——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坐落在隆安县那桐镇。县信用社联社依托扶持金穗公司的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抵押香蕉贷款,带动全县及辐射周边县大范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扶持了该县特色经济作物——香蕉产业发展。金穗公司充分利用自治区在部分市、县推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的时机,创造出独特的“向农民租地、请农民到庄园做工”与“由农民出土地,公司出技术、化肥,由农民种植管理,公司保价收购”相结合的“金穗模式”。
截至6月末,该联社对该公司实行公开统一授信额度11000万元,通过最高限额循环授信贷款方式累计支持该公司47200万元,贷款余额10100万元。在隆安县信用社联社的信贷支持下,金穗公司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探索出一套规模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新路子,成为国内香蕉生产技术标准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共有15个标准化香蕉生产基地,拥有流转承包土地面积约5.4万亩,年产香蕉10.85万吨,年产值5亿元,创造劳动就业10万人次,农民增加收入22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香蕉种植5万多亩。
“三农”信贷产品
因需而生
适合农村的信贷产品少,而可抵押物少是“三农”融资的最大制约。从企业到信用社的采访过程中,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话题。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广西农信社系统已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解决“三农”融资难的这一历史重任。
在农信社信贷产品的创新中,林权、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抵押都是绕不过去的课题。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区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产品存货质押、林权抵押贷款100多亿元,既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法律风险,又满足了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的金融需求。
不仅仅是在总量上,为满足农户日益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广西区联社制定了相关的惠农措施,在加大传统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授信限额基础上,大胆探索,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工夫,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信贷产品,大力推行适合农村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订单、存货以及农产品未来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支持农民和农村企业把拥有的各种权利和资产转化为发展生产的“真金白银”。
为配合林权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推出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
在广西区联社的指导下,林权抵押贷款是百色市田东县农村商业银行在扩大抵押品范围方面的尝试。在条件允许下推出“集体林”抵押,进一步助推广大农户、农村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有效开发林权资源,致富增收。一旦林业保险有效介入,该行将在林权抵押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优惠、抵押率等方面作出更多的创新突破,更好地帮助林农寻找致富之路。
当地政府部门认为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出对于目前广西正在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种紧紧围绕林业生长、生产特点的特色信贷品种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富民。
据了解,这一信贷品种将带来的是多方受益。对广大农户特别是林农而言,一方面,用林权抵押即可获得资金支持,对于有效解决困扰“三农”发展的抵押担保难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工“返乡潮”带来的就业压力是一个重要利好途径。广大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手中的林权在本地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特色产业的
“特色服务”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蔗糖、桑蚕、商品林、香料、木薯等产量全国第一;荔枝、龙眼、香蕉、罗非鱼、对虾等产量全国第二。
近几年来,广西区联社立足广西区情,紧紧围绕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级农信社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链,以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视角,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的育种、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例如,抓住“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把信贷服务渗透到桑蚕生产、蚕茧收购、茧丝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培育缫丝产、供、销市场,搭建龙头企业与蚕农合作的平台,支持广西桑蚕走专业化、产业化经营路子。
同时,广西农信社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坚持做到少上浮、不上浮甚至下浮贷款利率。仅针对农民贷款利率少上浮一项,每年为农民减少利息支出约10亿元。获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部门、龙头企业的高度肯定。
在此基础上,广西农信社围绕着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339”千百亿元农业产业工程重点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农村种养大户,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力地提高了广西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培育了一大批在工贸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文化特色等方面有优势的村镇,扶持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农业增收,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强了农村经济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