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8月,当你走进广西田林县八渡笋产业(核心)示范区,数十万亩青翠的竹林汇成林海,芬芳飘溢,竹香扑鼻,令人流连忘返……
田林县是“中国八渡笋之乡”,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田林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信贷引领作用,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信贷资金3亿多助力传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小竹笋撑起了致富的大伞,渐渐带领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围绕基地兴产业
八渡笋产业作为田林县“5+2”个特色产业之一,现有25万多亩的种植面积已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主要产区主要分布于六隆镇、八渡瑶族乡等八渡笋基地,覆盖数百个自然村屯,关系数以万计山区农民的生计。
田林农商银行为了让八渡笋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以信贷为资金抓手,引导和鼓励农户种植八渡笋,助力基地、合作社、公司等扩大发展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经营水平、创新产品种类和提高科技含量,在“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发展路子的各个环节不断注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激发“造血功能”内生动力。
2016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含贫困户贷款)3660户金额2.36亿元,总产值约2.2亿元,平均每户年收入2.5万元以上。支持大力发展八渡笋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取款机”。既发了笋财,又促进了生态建设,使产业扶贫改变现状,实现脱贫增收目的,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促农增收之路。
围绕产业拓市场
“互联网+”正成为深化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的新动能。为顺应农业农村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新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不受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广西农信社紧跟国家重点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早在2016年,广西农信社利农商城“限时特惠”微信频道正式上线运营,为广大农民提供网上购物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模式,解决农民“距离远、网购难、购物贵”的难题。2018年广西农信“利农商城”被广西国资委正式授权为广西国有企业扶贫产品线上销售平台。
为拓宽销售渠道,打响田林八渡笋品牌,田林农商银行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大做强八渡笋扶贫产业,利用广西农信利农商城“金融+电商”等精准扶贫平台助推八渡笋产品上架,激活线上线下市场供需,助力笋农增收,促进产业升级。
同时,该行还号召党员干部员工采取以购代捐、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爱心助农,点燃村民建设美好家园、脱贫致富的热情,以责任担当践行农信人的初心使命。
围绕市场创品牌
在田林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结合企业实际,田林农商银行5年先后累计投入信贷资金2.6亿元推动山弘(田林)农产品有限公司、田林县鑫福源山茶油有限公司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强构建田林八渡笋品牌建设。田林八渡笋先后获得“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蔬菜)500强”“无公害产品”等多项称号及认证。目前,已注册有“八度”“六隆”“七周洋”等多个八渡笋商标。
如今的田林县,在八渡笋产业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富民产业迅猛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不仅激活了交通运输、城镇建设、商业、旅游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实现了异地扶贫安置“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完成了移民变居民,他乡变故乡的历史转变,还促进了瑶、壮、苗、汉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田林农商银行在这场大投入中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平均每年吸收农户、加工厂和公司等存款5000多万元,大大地增强了该行惠农兴商、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