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视角

广西农信社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千企万家

作者:    日期:2019-05-30 10:23:14

广西农信社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千企万家

广西日报   2019-04-24          ■ 谢咏任
    谢咏任
    在参加全区2019年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的金融机构中,广西农信社签约授信企业数量位居第一,签约授信金额位居第二,实际放款金额位居第一,用最快捷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与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精准高效对接。
    近年来,作为广西最大的金融机构——广西农村信用社始终立足当地,扎根三农,服务小微,构建了广西最大普惠金融体系,较好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短板,拓宽金融可得性,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A  精准投放满足普惠金融需求
    广西农信社认真贯彻“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总体要求,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放大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效用。该社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乡村实体经济发展。发挥金融的杠杆撬动作用,持续扩大“三农”贷款的投放规模,加大对村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农发展提质。
    按照涉农信贷持续增长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该社单列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制定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工作方案,细化考核办法,形成了相对持续、稳健的支农支小导向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信贷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主渠道。2018年,广西农信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3388亿元,居历史新高;累放涉农贷款2076亿元,累放农户贷款1038亿元。201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345亿元,比年初增加66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073亿元,比年初增加281亿元,涉农信贷余额实现持续增长目标。农户贷款余额2041亿元,比年初增加366亿元,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占全区银行业的50.2%和66%。
    按照“能贷尽贷”原则,广西农村信用社持续加大对信用良好、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投放,全力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有效资金需求。据悉,该社每年累放的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均居广西银行业第一。目前,贫困户贷款47.57万户、余额229.4亿元,贫困户授信面达87.72%;累计惠及贫困人口200多万人,累计带动21.39万户贫困户脱贫。
    B 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西农信社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开展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及第三方支付结算和融资服务,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探索,提升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服务对象的获得感,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西农信社紧紧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理念,积极推广普及电子支付工具,以农村支付服务渠道建设作为提升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的着力点,在全区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建立最前沿的金融服务点,搭建安全、完整、通畅的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同时,该社积极发挥点多面广、遍布城乡的优势,不断完善支付结算手段,通过现代化支付、农信银、银联、网上跨行支付、大同城、第三方支付等系统全面覆盖,搭建多渠道、快捷安全、覆盖全区的支付结算平台,全面实现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末,广西农信社在全区共设2341个营业网点,县域及以下营业网点占84.15%。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布设了13484个金融便民点、2010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服务辐射千家万户,建成广西全区覆盖面最广、渠道齐全、使用率高的支付结算网络,是我区唯一一个实现省(自治区)-市-县-乡-村(街道)全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同时,该社积极落实人民银行“助农取款”业务、实施银保监会富民惠农“三大工程”,大力推进“桂盛通”进千乡万村工程,目前已实现全区1.4万多个行政村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户可缴费,身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大力推进电子银行渠道创新,持续推出更加便捷、优惠、安全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等平台服务功能,将营业网点、金融服务便民点、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六位一体”服务渠道进一步完善,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市场需求契合度和客户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电子银行业务提速换挡,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通过设立专门部门,加快产品创新,扩大金融资源支持,扶持特色产业,网络扶贫等多种形式,广西农信社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进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拓宽金融可得性。
    该社积极创新“金融+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利农商城及合作渠道累计销售商品2.1亿元,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196户,帮助贫困群众增收4330多万元。利农商城被自治区国资委正式授权为广西国有企业扶贫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深入推进定点扶贫,全系统帮扶定点贫困村18个,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426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户4770户。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切实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C 降成本惠民生培育新动能
    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提升乡村惠民服务的满意度。广西农信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坚持减费让利,实行减免优惠政策。
    按照“不公布不收费”原则,出台金融服务收费价目表,公布服务项目、内容及收费标准,对未公布收费的金融服务均实行免费。坚持减费让利,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目前全区农信社免费服务项目多达67项,每年让利社会15.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法人账户透支额度承诺费、小微企业财务顾问业务、小微企业贷款承诺函、小微企业有条件贷款承诺函、小微企业公开统一授信承诺费等52项为助农减免项目,收费项目数量、收费标准明显少于、低于区内同业。
同时,该社继续实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农户借贷成本,着力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对库区移民贷款利率实行下浮,农民看病、子女上学贷款实行基准利率,每年减轻农户利息负担约10亿元。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4个城市实行银行服务收费同城化,每年让利社会3亿多元。2018年该社代理发放支农、惠农资金1.29亿笔,金额564.89亿元。积极实施“社保惠民”工程,累计制发城乡居民社保卡1648.55万张,占全区同业的80%以上,巩固社保资金约370亿元。大力推行“农金村办”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信贷员包村服务和农村金融联络员制度,已创建“三农”金融服务室7896个,农村金融辅导员8064名。拓展云闪付APP用户53.1万户,居全区同业首位,成为全国首家在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便民支付示范工程”活动中获先进典型推广案例的机构。

全州农合行多措并举支持春耕备耕

广西日报   2019-04-24          ■ 罗 婧
    本报全州讯 今年开春以来,全州农合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作为首季支农工作的重点,做到情况早调查、计划早安排、措施早落实、资金早投放。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8亿元,新增易农宝286张,授信1776万元,有效对接了农民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
  积极组织客户经理实地调研,主动了解农户资金需求,以农村金融联络站为契合点,听取收集村委会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户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农户在购买化肥、农药、农机、新型农业项目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同时,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文艺汇演”“写春联送祝福”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户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观意愿。
  突出重点,强化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和保障春耕备耕生产。该行以“乐农贷”为载体,为农户提供春耕小额信用贷款,采取适当的利率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增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乐农贷”额度,最高授信从原来的3万元增加到10万元,充分满足农户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切实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同时,以种养殖专业户贷款“新农贷”、扶贫贷款、“易农宝”信用卡为补充,尽力满足农企、农民合作社、农户春耕生产需求。截至3月底,该社发放涉农贷款64.0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41.83亿元,较年初净增2.27亿元。
   同时,根据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频、急”特点,该行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助生产,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不误农时。一是开通了春耕备耕绿色信贷通道,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制”和“一次性告知制”,不断优化办贷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加快贷款调查、审查、审批速度,确保信贷资金早投放,早受益。二是利用“E挎包”设备,将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上门办理开卡、开通手机银行、云闪付等业务。三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足不出村就可办理业务的便捷优势,推广“一站式”服务。(罗 婧)


广西农信社一季度存款新增432亿元

广西日报   2019-04-24          ■ 谢咏任
   本报南宁讯 今年以来,广西农信社坚持“存款立行立社”理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个挺进”“四个深耕”措施,努力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负债成本,不断巩固和扩大存款市场份额,提高资金稳定性,全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截至3月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7322亿元,比年初净增432亿元,增长6.28%。存款的大幅增长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回归本源、服务脱贫攻坚和地方实体经济筑牢了信贷资金基础。
   广西农信社推动经营理念变革,发扬“背包银行”精神,采取网格化营销管理的方式,大力实施“增户扩面”工程,做细、做实金融服务工作,有效带动储蓄存款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与农信服务的粘合度,发展壮大个人业务。扩大大额存单业务试点范围,积极应对同业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提升便民服务点吸储能力,夯实储蓄存款基础。
    进一步落实“存贷同比”原则。巩固提高财政性存款、代发工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份额,抓好专项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营销。以拓展优质企事业客户、重大重点项目为目标,以提供融资、代理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为切入点,深度开发对公存款市场,进一步加强信贷客户资金流量和货款归社率管理,解决对公存款竞争力不强、人均占有量不高、市场份额偏低的问题,构建稳定的对公存款来源。
    持续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继续做好票据业务,正确解读人民银行、银保监等管理部门的政策,逐步将非标业务投资对象符合贷款条件的转化为正常贷款,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紧处置逾期非标业务。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业务,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增强代理保险业务自助销售渠道,规范自主理财产品。
    以深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切入点,有序推进文明规范服务,加强网点服务环境、服务流程、客户投诉纠纷处理管理。继续开展“神秘顾客”暗访工作,组织开展全区农信系统文明规范服务评比活动,参加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和星级网点评比活动,以点促面,不断提升农信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崇左桂南农商行:
“一次不跑” 信贷抵押登记也可办好

广西日报   2019-04-24          ■ 黄建清 玉燕鲜
  今年以来,广西农信社积极创新普惠性小微企业服务机制,通过优化贷款办理环节、精简贷款材料、压缩审批时间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量和覆盖率,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其中,崇左、融水、百色右江区等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做法各具特色,颇有代表性。
    本报崇左讯 4月9日,崇左桂南农商行顺利开通银行业务系统与不动产抵押登记中心系统线上直联,实现信贷不动产抵押登记由银行端发起申请和打印权证,借款人办理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
    该业务主要面向办理涉信贷不动产抵押登记的客户。开通不动产抵押登记系统与银行系统直联前,客户在申请抵押贷款时要办理信贷不动产抵押登记,必须前往不动产局的不动产抵押登记中心申请并打印权证。开通系统直联后,客户直接在该行系统端便可实现在线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有效压缩信贷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此系统直连刚开始运行,该行就通过信贷业务员正面宣传和发放宣传折页、网点公告、LED屏流动字幕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该便民举措。

 自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战行动启动以来,该行按要求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方案,全面整改小微企业1000万元以下额度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办理环节多、消耗时间长、申贷材料繁等突出问题。2月末该行办理的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全部精简至“458”,即:办理环节优化至4个、申贷材料精简至5项、办理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比预期的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办理“468”目标还精简了一项申贷材料;其他贷款业务办理也实现“三个减少”的优化目标。下一步,该行将对标抓好申贷材料统一公告、一次告知和一次补齐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完成信贷指标百日攻坚目标任务。(黄建清 玉燕鲜)

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
创新“贷”动小微企业发展

广西日报   2019-04-24          ■ 杨 璇
    本报百色讯 作为2018年广西农信系统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10家县级机构之一,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今年以来累放小微企业贷款8120万元,有效缓解当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当地小微企业发展。
  针对小微企业在扩大规模时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行专门设立小微企业贷款专柜开展需求征集、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实行绿色通道。建立会议审批、直接审批、合议审批“三位一体”的审批体系,对符合要求的客户,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延长贷款期限和本息偿付周期,简化审批流程,对正常生产经营、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实行贷款优先等。在贷款利率上给予小微企业客户优惠,并通过政策红利转移、减免费用等多种方式持续让利。该行发放给广西春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共计1.95亿元,用于购买原材料,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为小微企业节省成本支出,“贷”出发展空间。
  在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该行积极创新服务机制,以百姓需求为切入点,扎根于农村,深入挖掘贷款需求。同时扩大品牌效应,为客户带去便民金融服务。该行通过深入走访,充分了解本地小微企业的需求,实行“一企一策”,如在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以“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区、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为主题的“三进三送”金融服务现场会,发放各类产品服务手册,接受客户咨询,向各小微企业代表宣传扶持政策和农合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支持。积极开展“进企业,促融资、促发展”活动,及时收集整理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按“一企一策”方式解决或答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推出为小微企业量体裁衣的特色信贷产品,如与政府合作,推行“惠企贷”业务,对无法提供足值有效的抵(质)押担保的,合理引导小微企业客户优先选择“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方式办理融资业务。

  依靠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右江区一大批小微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注入新动能,实现快速发展,逐步打造出行业优质品牌,形成了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杨 璇)

融水信用社:
做好“放管服” 发展加速度

广西日报   2019-04-24          ■ 何怡丽
   本报融水讯 近日,广西融水扬子木业有限公司从融水信用社获批4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从贷款申请、资料审查、贷款审批、抵押登记到发放贷款,该笔贷款整个流程仅用6天时间,实现小微企业1000万元以下额度抵押贷款业务办理时限“468”目标。这是融水信用社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体现。
   简政放权做“减法”。为解决申贷小微企业“办事繁”“多头跑”现象,该社健全各项制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实施方案,将小微企业申贷流程精简化、规范化。严格执行“时限办结制”,明确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6个工作日内。信贷员通过向申贷小微企业发放《申贷明白纸》《信贷限时办结告知书》,让小微企业充分了解贷款材料和流程。积极对接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搭建电子对接平台,将小微企业抵押材料从纸质版向电子版转变,通过平台直接传送对接,省去材料重复审核的时间差,极大压缩了抵押登记和动产登记的时限。
    监督管理做“加法”。该社在网点醒目位置张贴“小微企业申贷精简服务流程”公示牌和“信贷阳光”监督牌,不断完善客户监督机制。每个网点设立纪律监督员,直接对接联社纪委监察室,实时监督信贷员违规违纪行为,为持续稳定信贷服务质量,促进廉洁高效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金融服务做“乘法”。该社综合“软服务+硬设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通过布设电子回单机、自助填单机、便民电脑设备等电子设备,无偿为申贷小微企业提供复印、扫描等基础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便利。主动设立小微企业服务窗口,为小微企业办理业务提供绿色通道。
    截至3月末,该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17亿元,同比增长18.1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7个百分点,户数较上年同期增加206户,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放管服”落地工作初显成效。(何怡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