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扶贫贷款的支持,让我种植蜜桔摆脱了以前的苦日子。”覃海梅是融安县和南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近年在融安农商行信贷扶贫资金的有力帮扶下从最初的3万元扶贫贷款启动资金一步步实现了她创业致富的梦想,如今覃海梅的蜜桔种植园已初具规模,年均纯收入近6万多元,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蜜桔种植大户和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民也纷纷发展起了农业种养,经济收入稳步提升。
融安县作为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起列入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县份,全县下辖贫困村31个,占比28.2%,扶贫攻坚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首要工作任务,近年融安农商行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重点,有效发挥金融扶贫杠杆,积极落实国家各项金融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信贷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放到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大力支持基层农村青年、妇女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助推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批批像覃海梅这样的普通农民群众在金融帮扶下走向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更有“盼头”。融安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以金桔、淮山、甘蔗、中草药、土鸡、桑蚕养殖为主,特色农业种养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今年以来,融安县政府把支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作为帮助地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途径,融安农商行通过加强宣传各项支农、惠农以及利息优惠政策措施,努力优化金融服务工作,积极鼓励地方群众发展金桔、淮山、甘蔗、生态土鸡养殖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激发了地方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种养的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上半年,融安农商行累放各类涉农贷款10.6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5.44%,涉农贷款投放量占全县涉农贷款的90%以上。其中,新增发放金桔、淮山、甘蔗等特色种植业贷款750余笔,投放信贷资金4768万元,新增投放特色生态养殖业贷款345笔,投放信贷资金1236万元。
与政府联姻,金融扶贫更具成效。“政府有政策,银行出资金“,融安农商行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经济发展思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主动与地方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对接配合,积极开办投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金桔种植贴息贷款、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额贴息贷款、就业困难群体小额担保贷款等支农信贷品种,通过政府财政贴息、担保的形式,着力破解农民群众贷款难、担保难、成本高等问题,有效解决辖内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资金缺乏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有效缓解广大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以及农村待业青年等就业困难人员群体创建就业问题,让金融与政府的扶贫合力实现了最大化。截至7月末,融安农商行在辖内累放各项扶贫贴息贷款1668万元,支持贫困户532户,受益群众遍布全县110个村屯。
普惠金融进基层,金融服务更加便捷。为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解决辖内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农民取款难问题,融安农商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各乡镇村屯增设金融自助设备和广泛设立助农取款金融便民服务点,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渠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的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等服务需求,同时方便基层农民群众领取新农保、粮食直补等政府补助资金。目前,融安农商行在各乡镇布设自助金融设备39台,设立“桂盛通”助农取款便民点190个,已完成全县12个乡镇金融物理网点全覆盖和所有行政村屯便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大大缓解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存、取款难、出行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民群众的金融服务成本。融安农商行还作为联系基层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主动服务民生,认真做好辖内新农合、新农保、粮食直补、甘蔗款、民政贫困救济资金、库区移民款等各类涉农惠农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及时足额的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安全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真正做到让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干部群众满意,为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经统计,今年上半年融安农商行已无偿代理发放辖内各项涉农惠农资金15项,笔数达38.19万笔,兑付资金累计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