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视角

博白县农村信用社打造诚信环境引领诚信农民奔小康

作者: 博白联社 朱海燕    日期:2014-09-04 17:17:35
    博白县江宁镇和邦村村民王祥海,2009年前是一个住着泥砖房,靠几亩田地维持生计的普通农民。2010年至2013年期间,他以库区移民身份向博白县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靠及时还贷的信用,贷款额度逐年增加到现在的10万元,如今的他已经发展网箱养殖100多亩,养殖有5万多鱼苗,每年纯收入8万元,家里也盖起了三层漂亮的砖瓦房,而且有了自己的小轿车,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移民共同致富。王祥海逢人便说:“是农村信用社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王祥海走上致富路是博白县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引领千家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的一个普通例子。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深入,博白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博白县农村信用社,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积极引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截至2014年5月末,该社已累计向1654户农民发放信用贷款4323  万元,成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助推器”。
    为改进支农方式,构筑和培育诚信市场,活跃农村信用文化,营造信用社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和农民“借得到、用得好、还得了”的农村信用环境,近年来,博白县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强信用工程建设,以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龙头,积极打造农村信用体系工程,创建农户和乡镇企业信用档案,为辖区营造“诚信守信光荣”信用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信用档案是金融信贷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博白县农村信用社组织辖内200多名信贷员深入负责区域做好信用户评定工作,对符合评级授信要求且符合条件的给予授信核发贷款证。同时对农户家庭的人口、婚姻状况、经济能力、家庭资产、负债、住房价值以及贷款需求等情况进行详细实地调查,并对所走访调查过程留影存档,确保抓牢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的主动权。
    “村村争信用社、户户争诚信”成为博白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在当地农村营造出的新时尚。该社把评选信用村(镇)、信用户,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阳光办贷和承诺服务作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为农村信用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增加小额信用贷款的覆盖面,全面实行阳光办贷,真正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全力开展小额信贷支农工作,信用社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达到了“三满意”,即政府满意,发展农村经济有保障;农民满意,农业生产有了资金;信用社满意,业务发展有源泉。截至目前,博白县农村信用社在全辖范围内先后共评选出2  个信用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意识,改变了信用社在以往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时处于被动、单方的角色,那些赖债户、信用差户没有了立足之地,主动找到信用社要求偿还不良贷款,同时也拉动了信用好的贷款户和信用社共同去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了信用社的服务力度。近年来,博白县农村信用社不断创新信贷方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切实履行对信用户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信贷支持承诺,为信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创新信贷产品,适时开办了库区移民权利质押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增加贷款投放,减轻农民负担,有效提升了对地方经济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5月末,博白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6498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22741万元,其中涉农贷款593164万元。通过信用工程建设,当地信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