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农信社重点围绕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努力打造“暖心银行”形象,坚守“三农”主阵地,从“点、户、链、核、人、形”六方面打造现代化农村金融综合便民服务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21年末,全区农合机构便民服务点突破13044个,其中农村金融服务站2923个,比2020年末增加397个;优质便民点增至3402个,比2020年末增加513个;便民点交易笔数达1714.43万笔,交易金额超183.08亿元。
近年来,广西农信社在加强自身转型的同时,不断突出支农服务特色优势,优化便民服务点布局,进一步提升便民点服务质效,有效提升便民服务点业务量,为广西农信社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提供有力支持。
“村里能有这样一个取款服务点,真的是太方便了!吃顿饭的功夫就能取到补贴,不用出村门口,真正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呀!”今年70多岁的老人贲某是桂林恭城县某村里的留守老人,由于他与妻子不会骑自行车、电瓶车,以前取钱都是托乡亲把他捎到镇上的信用社营业网点才能办理。现在,村里有了金融便民服务点,老人家不出村就能办理业务,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给便民点和广西农信社竖起了“大拇指”。
一直以来,广西农信社有针对性的选择有实力、有能力、有影响力、积极性高、声誉好的商户(农户)成为便民服务点合作伙伴,积极拓宽合作范围,利用合作方的社会影响力和客户资源,共建经营、金融、生活“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足不出村”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代发农产品收购资金、小额信贷咨询、农业保险等金融代理业务服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广西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面和影响力。
广西农信社积极扩大便民服务点的覆盖面,在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自然屯)适当增加便民服务点的数量,优先在人口较多且居住相对集中、有特色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发达、代发涉农财政补贴多的经济活跃村屯设立便民服务点,彻底解决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办理金融业务“最后一百米”的难题。乐业农商行倾力打造以时代楷模黄文秀故地——“秀起福地百坭村”为试点的集金融服务、电商扶贫、消费扶贫为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有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广西农信社紧跟国家扶农助农政策导向,立足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广西农信社在便民服务点显眼位置整齐摆放国家涉农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政策、种养产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个人征信、消费者权益、反假币和识别金融诈骗以及各农合机构存款、贷款、网络金融、信用卡、理财产品等业务产品的宣传资料,并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组织农信金融专员为老百姓现场答疑解惑,提高老百姓对政策的知晓度和金融知识水平,全方位满足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创业需求、生活需求、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广西农信社定期举办业务交流会、“金融夜校”等主题活动形式组织辖内便民服务点合作商户(农户)进行培训,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合作商户(农户)颁发上岗证并上墙对外公示,实现挂牌上岗、人证一致。认真落实“五上墙”和“三标配”工作,加强卫生环境和物品摆放管理,并选取试点机构,通过装修亮化场所、布设智能机具、安排专人服务、丰富业务种类等措施积极打造升级版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提升农合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灵山联社投入70多万元对49个便民服务点进行亮化升级改造,醒目的门牌和标识牌,定制的柜台和桌椅,智能POS机的应用,存折打印机、B类验钞机等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广西农信社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作为,依托“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暨“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工程,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践行初心使命,多措并举,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完善服务功能,打造“金融服务、电商服务、物流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专员职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