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市是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口岸城市,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大通道,与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12月28日夜晚的广西东兴市北仑河边,气温下降到只有8摄氏度。
“这是今年入冬以后最冷的夜晚,我们不能懈怠,还要为明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东兴农商行志愿者林东萍说。
自12月21日东兴市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该市连续五天都有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2月28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例。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形势严峻。
在东兴市江平镇核酸检测点,林东萍和她的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17小时。24日上午开始,他们就要身穿厚重闷热的防护服为附近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查,直到夜幕降临。本次东兴疫情发生后,像林东萍这样坚守在广西边境线上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广西农信志愿者还有115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寒风中“逆行”只为护佑这座城 。
广西农信社的边境县级农合机构中,除东兴农商行,还有防城港市区联社、防城区联社、上思农商行等,都身处疫情“受灾区”。本轮疫情发生前,这几家农合机构服务当地38.12万人民群众,为他们提供常见的金融业务、涉农业务、边贸结算等服务。本轮疫情发生后,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空空荡荡。自治区联社党委发起倡议,号召系统内的志愿者就近报名,支援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我没想到能凑到这么多人,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都上有老下有小。”负责防城区联社志愿者队伍组织工作的曹译元说。仅半天时间,广西农信社派出上百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协助当地医护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在乡镇的核酸检测点大部分位于主道路上,过往车辆带来漫天扬尘,一天下来,志愿者取下口罩,脸都成了两个颜色。有的核酸检测点晚上没有灯,他们只能用手机电筒进行照明。
分配在信息录入组的防城区联社志愿者杜艳华异常忙碌,她要负责所在社区的参加核酸检测人员的信息核查、数据录入、统计、汇总和反馈等工作。信息录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核酸检测的进度,每次核酸检测前,都要提前1-2个小时到达现场进行设备检查、调试,保证信息录入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提前更换好防护服确保检测工作准时开始。“以前为了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苦练盲打,没想到还能为社会出一份力。”杜艳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按动着。她说,这项工作要仔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广西农信社志愿者队伍中还有两对夫妻兵。小邓小陈夫妇的儿子才几个月大,接到组织号召时,还是第一时间报了名。在核酸检测现场,他们一会儿告诉大家注意排队距离,一会儿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一会解答居民提问,常常和社区工作人员抢着工作。小曹是防城区联社志愿团队负责人,她的丈夫也是志愿团队的一员。夫妻两一同上阵,家中大事小情无人料理,家中的六甲老人曾劝阻,她说:“这种时候,我不冲在前面带头,大家心里肯定会有顾虑。放心,做好防护工作就行。”
当晚的东兴,广西农信党员志愿者正在为封控中的东兴市疫情防控忙碌着。正接受核酸检测的东兴市实验小学二年级6班杨子萱说:“有你们在,我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