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广西农信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创新推出“金融+电商”精准帮扶模式,通过“线上搭建平台+线下金融支持”的方式,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链条,有效助力脱贫地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提档升级,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联动,实现生产、物流、消费多方共赢。如今,广西农信社已成为广西水果千亿元产业的主要金融力量。
利农商城 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广西农信社于2016年建成“利农商城”电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助推农产品销售,连续三年成为区党委组织部等部门推出的“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战略支持单位。利农商城于2018年被自治区国资委授权为“广西国企扶贫产品指定线上销售平台”,于2020年被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评为“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并荣获第三届 (2020)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中国金融年度品牌大奖”。截至2021年11月末,广西农信社利农商城累计进驻商户数1171家,商品达117013款,商城及合作渠道累计销售额7.77亿元。其中,累计通过广西农信利农商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6335户,上架助农产品3885款(已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认定,并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公布的扶贫产品772款),销售助农产品77.6万笔,助农产品销售额2.52亿元。
特色信贷 提供全方位增值金融服务
从田间到舌尖,打通爱心直供路。广西有很多绿色、纯天然、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但部分农户销售能力不足,以致好产品隐于深山无人识。为解决这个问题,广西农信社发挥自身网点、人员、地缘、平台等资源优势,以利农商城为载体,对“散小弱”的农户产品销售进行结对帮扶。如广西农信社大力支持定点帮扶联系点田林县浪平镇弄陀村发展种植“姬松茸”,为菌农开通贷款绿色通道,给予贷款利率优惠,支持该镇发放姬松茸产业已拓展到400多个大棚,解决当地1100多户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问题,产业贷款存量达230万元,培育形成石漠化地区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通过搭建电商平台销售姬松茸产品达1.5万件,金额80多万元,带动该村1147户农户增收。广西农信社还创新开发了“香芒贷”“柚乐贷”“沃柑贷”等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农业产业贷款,截至2021年11月末,田东农商行累计投放“香芒贷”合计22672万元,容县联社累计投放“柚乐贷”合计11103万元,武鸣联社累计投放“沃柑贷”合计100803万元,有效助推广西特色水果产业化发展,打造广西水果名片,原生态优质农产品通过利农商城从田间走进城市餐桌,也为深山贫困户增收脱贫带来出路。
“触电“营销 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金融+电商”助力产业升级,助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广西农信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整合物流、包装等电商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物流、消费者多方共赢。例如,田东农商行与当地龙头电商企业联合推出“融资+融智”电商扶贫模式,联合地方政府部门聘请区内外和本土芒果专家为芒果种植农户免费提供养护技术和网络销售培训,为芒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通过利农商城开展芒果促销,线上和线下生态圈渠道累计销售百色芒果10万多件,销售达1500万元。容县联社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开展“乡村振兴直播”活动助销沙田柚,通过“直播带货”模式带动消费90.3万元,推动容县沙田柚品牌挺进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100强。据此模式,广西农信社积极推动武鸣沃柑、大化七百弄鸡、三江红薯、荔浦芋头、富川脐橙、灵山荔枝、融安金桔、百色芒果,以及螺蛳粉、桂林米粉等广西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产品远销黑龙江、吉林等25个省市(区)。
消费帮扶 发挥消费助农示范引领作用
消费助农推动产销链连接。广西农信社发挥消费助农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员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分别从田林县那拉村、八桃村、百六村、那光村,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班凤村和社岭村,桂平市罗秀镇,灵川县会林村,马山县,凤山县等贫困县区(村)采购大量肉禽蛋类、水产养殖、粮油、蔬菜、水果、干货、坚果类、调味品等扶贫农产品。截止2021年11月末,广西农信社机关食堂认购脱贫地区农产品金额为79.47万元,占采购总额的21%。广西农信社机关工会会员节庆慰问品100%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号召各级农合机构参与消费帮扶,带动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汇聚消费帮扶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