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视角

广西农信为毛南山乡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作者:    日期:2021-11-15 09:01:56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93.72%。2020年5月,毛南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环江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这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广西农信社也出了一份力。


广西农信社辖属的环江农信社将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作为自身的乡村振兴历史使命,重点解决普惠金融服务难点和痛点,把服务“沉下去”,把身子“俯下去”,把步子“迈出去”,为少数民族农户发展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专责主业  农信编织普惠金融“新网格”


环江农信社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自身金融优势,增点扩面提质,进一步拓宽“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在辖区内12个乡镇共设置18个物理营业网点,安装在行式自助存取款设备37台、离行式自助存取款设备5台,网点乡镇覆盖率和行政村金融覆盖率均达100%,全县共设便民服务点89个(其中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30个),布放移动POS设备418台,拓展农信易扫二维码3623户,实现全县“城-乡-村”三层金融体系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以营业网点为中心、便民点为辅、电子服务机具和移动支付为延伸的全覆盖金融服务渠道体系,让少数民族群众足不出户、足不出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同时,环江农信社也是目前环江县域内金融服务面最广、服务距离百姓最近、服务方式最快捷的金融机构。


整村授信 撬动农户发展“新思路”


金融活,农民富,农村富。环江农信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大力推动普惠金融,有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整村授信、批量营销、数据风控”的服务新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让广大群众享受安全、快捷、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向纵深发展。环江农信社发动全员深入村屯,走村串户,通过整村授信与农户“面对面”,将授信额度具体化为“家庭备用金”,通过入户采集农户信息形成授信白名单,农户可通过手机银行直接申请用款,实现授信至用信“半小时”到账,满足农户碎片化的信贷需求,有效缓解农户发展产业资金压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将“整村授信、普惠金融”变成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环江农信社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农户授信“全覆盖”,截至2021年9月末,环江农信社农户贷款户数为1.83万户,贷款覆盖率为20.13%,农户授信户数为4.95万户,授信总额为49.66亿元,授信覆盖率为54.42%。


合力助推 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新产业”


环江县水果资源丰富,果业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农业产业,为有效解决果农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环江农信社创新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贷款——“果农贷”,该产品根据农户水果种植面积、种植年限、偿债能力、资金归社等方面情况进行授信评价,确定授信额度,当天即可实现放款,果农贷(信用方式)最高额度可达15万元,保证方式最高可达40万元,真切地让果农朋友们体验到了普惠金融的高效和便捷。另外,环江农信社还通过“农信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给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本地水果种植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并予以一定的利率优惠政策,公司、合作社则利用贷款资金为农户提供果苗、化肥,指导农户种植砂糖橘,实地开展果树病虫害防治,搭建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售果方式为少数民族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提到农信社的“果农贷”,农户韦光合竖“大拇指”连连夸奖,“感谢农村信用社在我没有任何担保的时候给我们发放果农贷,手续简单又方便,调查到放款不到1天时间。”少数民族同胞通过贷款资金扩大了砂糖橘种植,每户年收入增长了5-15万元不等,果农贷获得果农们的频频点赞。环江农信社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定位,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扶持本地扶贫产业工程(包括核桃、“三特”水果、油茶、糖料蔗桑园、板栗产业等十类扶贫产业工程)、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工程,截至2021年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41.19亿元,其中,投向林业的贷款有4.14亿元,投向林业和林产加工业的贷款有3.25亿元,投向水果种植业的贷款有3.37亿元,投向桑蚕养殖业的贷款有3.33亿元,为助力毛南山乡乡村振兴按下了加速键!


锦上添花 共绘乡村旅游“新蓝图”


乡村是肌体,产业是血脉,金融是强心剂。环江农信社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陈双村是个壮、毛南、苗、瑶、布依等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村,全村905户3280人中移民占近60%,少数民族村民虽移民至陈双村,但依然保留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逢年过节就摆起长桌宴,穿着民族传统服饰,唱着民歌跳起舞,村民们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环江农信社了解后,主动与村委沟通联系,立即安排信贷员到村寨里进行项目调查,并给予村民每户5万元的“乡村旅游贷”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优惠20%,他们用贷款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毛苗瑶新村”,发展起了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业,多添了一条致富渠道。陈双村通过旅游提升了知名度,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背后除了有村民们的辛苦劳动,还有背后默默奉献的农信力量,截至2021年9月末,环江农信社累计向环江县陈双村农户发放贷款4216万元。


昔日穷乡僻壤,今日水果飘香,从为毛苗瑶新村少数民族农户整村授信到助力少数民族农户发展水果种植,再到支持他们发展生态民俗旅游,环江农信社不忘服务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赓续着农信“挎包精神”,以社为家,与农为友,与少数民族群众一路同心向党,点燃毛南山乡乡村振兴“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