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和东盟是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亚太区域最具活力的合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工作指示和要求,广西农信社积极为广西对外开放、跨境金融创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助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支持自贸区建设,金融赋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今年6月末,广西农信社资产总额10695亿元,存款余额8923亿元,贷款余额6894亿元,分别排全国农信系统第15、14和11位,均居广西银行同业第1位,2011年以来累计纳税291.86亿元,连续8年荣获自治区政府授予“金融机构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2021年全区唯一一家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人道主义勋章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份,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作为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广西农信社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开放、“一带一路”“打造好向海经济”等重大战略,积极服务建设“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发挥地方银行“短平快”优势,及时投入信贷资金,大力支持边贸口岸建设,重点支持中国-东盟合作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帮助更多广西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走出去”,帮助地方把东盟企业“引进来”,全力服务自治区发展重点战略、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支持自治区重大项目73个,授信金额189.62亿元,贷款余额99.29亿元;支持各市、县(区)重大项目94个,贷款余额119.37亿元;支持“双百双新”项目27个,贷款余额28.35亿元;支持“一带一路”企业108家,贷款余额86.09亿元;支持“四个一百”企业121家,贷款余额115.93亿元;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15个,贷款余额34.05亿元。
深化政银企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大力开展政银、银企、银银合作。自2019年以来,广西农信社先后与自治区林业局、广西林业集团、自治区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等区内外45家行政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金融同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授信总计2861亿元,合力决战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并就加强区域发展、创业融资、民生服务、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城投资、口岸边贸、环保水务等金融业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面向东盟国家和地区,意向与中国—东盟信息学院、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等院校和企业在教育、核心通讯枢纽以及打造信息产业基地等方面展开合作。
做活边境金融,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兴边富民”战略决策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新要求,广西农信社积极推动通道经济加快向口岸经济转变,探索开展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截至当前已与越南工商股份商业银行、越南投资与发展股份商业银行、越南军队股份商业银行、西贡商信股份商业银行和泰国开泰银行等5家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业务合作,签订了边贸结算业务合作协议,拓宽了沿边农信系统对越结算渠道。
今年1-8月,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01.61亿元,办理外汇结算量5227.14万美元,结售汇量4868.48万美元;自开办外汇业务以来,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520.30亿元,外汇结算27372.35万美元,结售汇25972.20万美元。
创新推出“边民贷+边贸结算专户”,打造全封闭、可循环的边民互市贸易结算“农信模式”,为互市边民提供优惠利率的融资和便利的结算服务,有效促进边民增收和口岸经济繁荣,助力“兴边富民”。累计开立边民结算账户2.11万个,累计服务边民超240万人次,累计办理边民互市贸易结算178.61亿元。互市结算农信模式获得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2020年度创新案例二等奖,并入选十大创新案例,兴边富民成效显著。
强化队伍建设,共建面向东盟的金融人才“蓄水池”
广西农信社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围绕“人才立社强社”的战略导向,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各条战线人才不断涌现,素质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区联社成功获批建设广西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先后与广西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3人;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成立广西农信社金融研究院和广西农信社培训基地,与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开发的配套措施,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人才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广西农村信用社金融研究院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和广西农村信用社各自的政策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产业政策发展、打造金融服务品牌和金融业务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促进双方良性发展;针对发展规划、业务难点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共同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共建面向东盟的金融人才“蓄水池”。
广西农信社将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深化务实合作,通过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新作为,在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做出新业绩,金融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