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视角

锁定“30·60目标”!广西农信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作者:    日期:2021-03-25 09:00:21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新一年重点任务,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广西农信社高度重视绿色信贷实施,加快推进我区绿色改革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2020年8月,自治区联社印发《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2020-2022)》,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支持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助力广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截至2020年12月末,广西农信社绿色信贷业务贷款余额59.11亿元,其中投向节能环保产业1.80亿元,清洁生产产业1.54亿元,清洁能源产业3.2亿元,生态环境产业37.45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15.12亿元。据统计,广西农信社支持的绿色产业项目2020年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约等同于节约4761.60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468837.38吨,氨氮减排量337.40吨,节水80吨。


一是优化绿色信贷结构。强化绿色信贷营销,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策略,进一步优化绿色信贷结构,推动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大力支持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助力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二是强化信贷流程管理。加强授信尽职调查、授信审批管理、信贷资金拨付管理、贷后管理、信贷档案管理和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将绿色信贷理念贯穿信贷管理的全流程。


三是做强绿色普惠金融。坚持差异化绿色信贷发展定位,提升绿色信贷可得性与覆盖面,带动小微、“三农”、法人客户等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绿色发展,全力推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坚持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双支柱”,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健全绿色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与绩效评价,完善资源配置、产品服务、风险控制和绩效考核,加大“三农”、小微、消费领域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做专、做优、做精、做强绿色普惠金融,提升农合机构绿色品牌与市场影响力。


四是加快推进产品创新。健全绿色贷款产品创新机制,畅通创新“绿色”通道,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绿色信贷产品研发和创新,重点支持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政信业务新模式,加大探索绿色债券的发行、承销及投资需求,加强绿色金融服务产品研发及投融资业务。


五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设置绿色信贷专项信贷额度,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对绿色信贷业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并在贷款期限、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提高绿色信贷办结速度。


下一步,广西农信社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突出特色优势、强化风险防控为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科学处理信贷支持绿色发展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助力广西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