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视角

开放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自治区联社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作者:    日期:2020-11-16 17:39:59

   11月12日,自治区联社与中国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罗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院长杨再平、副院长何为,自治区联社副主任蒋序怀出席并见证签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懿与自治区联社公司机构金融部副总经理朱洲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杨再平感谢自治区联社对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广西农信社资金实力强,重视人才培养,是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道路上的战略合作伙伴。杨再平表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是依据《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筹建的,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人才一流学府、金融决策高端智库、多边金融合作常设机制、金融科技产学研孵化平台。此次签约,是继广西农村信用社培训基地、金融研究院揭牌后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希望双方利用广西得天独厚的东盟区位优势、各自的政策优势、平台优势、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交流活动。


   罗军对杨再平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对自治区联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政策咨询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罗军表示,广西农信社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自治区联社成立以来,长期与广西大学等区内外各类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今年9月自治区联社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共同成立广西农村信用社培训基地、金融研究院,这不仅是单纯培育研究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下一步,希望双方共同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打造高端复合型人才梯队,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有关战略部署,本着“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招聘咨询、课题研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学术研讨、资金结算等方面开展合作,助力双方事业向高质量发展格局迈进。


   多年来,广西农信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需求牵引、创新机制、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原则,以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自治区联社新增引进博士8名;拿出49个中层管理人员和市县农合机构高管人员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已公示4批共17个岗位拟任职人员,1名办事处主任和4名县级机构董(理)事长已经任职;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2019年信息科技建设累计投入8.94亿元,占总投入的8.14%;今年6月获批建设广西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增强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签约前,双方进行座谈交流,就进一步加大校金合作,共建东盟金融人才“蓄水池”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


   自治区联社人力资源部、公司机构金融部、财务会计部、法律合规部、稽核审计部和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